內蒙古一座被遺忘的森林與山-阿龍山的故事

 

 此篇文章由我們的國際夥伴 Neocha 製作,未來我們將陸續攜手合作呈現更多經典內容。 



大興安嶺林區在中國最北邊,跨內蒙古、黑龍江兩省,緯度高,嚴寒,冬天氣溫經常在 –40℃ 以下。曾經,中國有一半的木材供應量都來自這片森林。上世紀 40 年代末,這裡設立了林業部門、開始大規模伐木。阿龍山人也因此得以靠伐木起家。在過去 60 年裡,鎮上人靠伐木養活一家人。而時至今日,大部分的原始森林都被砍伐殆盡了。

 

2015 年大興安嶺林區被定為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,禁止採伐。從那時起,這個小鎮流失了四分之三的人口,年輕人幾乎全體出逃。這個曾擁有 4 萬以上人口以上的阿龍山鎮,到如今只剩 7000 多人。和大興安嶺林區其它幾十個曾經的伐木重鎮一樣,阿龍山必須找到一條與森林共繁榮的路。 

在小時候的記憶裡大興安嶺被描述成一片壯觀的森林。我想像這片中國最大的森林,應該長滿了粗大、挺拔的松樹的林海,無邊無際。但是,當吉普車在山間穿越,我透過窗戶看到的,卻是一片片稀疏的樹林 —— 一棵棵瘦高的樹幹,纖弱得惹人憐。

這些樹多少年了? ” 我問當地的朋友張叔,我覺得這些樹大概都是新種上的。 三十多年。” 他回答說。“ 這裡的樹長得很慢!這裡生長周期短! 他說,以前我們砍過一棵樹,也就那麼粗,” 他把兩隻手拼成一隻碗口狀,“ 裡面密麻麻的都是年輪。科學家拿顯微鏡數,數到三百多年” 年輕的森林像剛剪了的寸頭,在遠處圓潤的山坡上蔓延開去。

他接著說道:“ 這片兒已經被砍過三四次了。原始森林早沒了!只有紮得更裡頭去也許還能找見。” 張叔曾經在林業部門工作當時砍樹還是阿龍山鎮的主業。他說,那時候有很粗的樹,要四、五個人一起才能砍倒;他還說,那時候到了冬天,幾百人的大隊往山里鑽,幾個月不見人出來,只有載滿了木頭的大卡車一輛輛地往外開。那時候,他覺得山上的木頭永遠砍不完,而他只忙兩件事:一是給山里的同事送酒肉,一是鏟淨每條山路上的雪,保證大卡車進出安全。

現在,山裡只剩下這一條路了。張叔嘆息道。 “ 以前確實砍得太厲害了。你想想,三百多年才長那麼粗,我們十來分鐘就砍了。政府保護森林是對的。” 他轉過頭沉默不語,看著森林的風景在眼前唰唰而過。

森林需要休養了。而人,還困在泥濘裡。幾十年靠大地吃飯,現在他們沒有了經濟來源。一部分人去大城市打工,一部分人坐等奇蹟。和許多人一樣,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一種強大而神秘的力量,每天只通過廉價的娛樂來兒打發時間,相信最終一切都會好起來。

我在的這段時間,每天晚上張叔和他的下屬金大哥(Jin)和谷大哥(Gu)都非要陪我喝酒不可。喝上了,就閒話家常這片森林發生的故事,以及秋天上山採野果子的採集過程。如果不是聽著他們的描述,我很難想像到這片森林在夏天和秋天的樣子,一片綠色的海洋裡,五彩繽紛的野果和堅果掛滿枝頭,發出香味。不伐木了好多人就進山採秋。山裡面野味多,有散發著泥土和木頭香味的野蘑菇,酸甜的藍莓和泡酒用的蔓越莓,還有香噴噴的松子。所有這些食材都可以用不錯的價錢賣出去。通過採摘野生食材,有些人每年可以賺人民幣四萬多元。



我住的龍山飯店(Long Shan Hotel)在小鎮南邊的大街上,是座高樓。這條大街也是僅剩的山路,是324縣道。鎮子上稍有地位的建築都在這條街上。往外,是一圈日漸稀疏的平房;再往外,是廢棄的木板廠廠房和向南去的鐵道。最後,一圈連綿的山丘把鎮子圍在中間。到了這裡,動物的印記已比人的容易找了。小鎮和山林之間在無形中似乎有著一種緊張的關係。一條明確的邊界劃分著雙方的領土。在阿龍山的山口處,屬於人類的領域驟減至只有兩米寬的山路。

在森林裡面,高塔是唯一的人類存在。鎮子附近有兩座塔,各佔一個山頭,一座是無線電發射塔,一座是防火塔。太陽擦著天邊懶懶地轉一圈就把一天唬弄過去了。陽光總是斜著射下來,讓那些隱沒在瘦高的白樺樹下的矮松樹一冬天也見不到光。樹林的影子給白雪染上藍調調;通向森林深處的小徑,好似一條深藍色的隧道。

我從塔頂俯瞰這一切。我看到月亮在我的上方冉冉升起,正要取代太陽;我看到黃昏的暮光映照在年輕的白樺樹上,描出它們的樹幹;我還看到,在月亮的清暉下舖展開來的阿龍山鎮。假以時日,樹會長大,森林會重新茂密起來。這個本來應該令人充滿希望的景象卻讓阿龍山人看著心酸。他們的想法是:不予許砍樹了,樹長得再壯有何用?森林茂密了,而鎮子已經不存在了,又有何用?與森林相關的人竟然對森林如此漠然!我困惑很久。現在,我終於明白了。小鎮的居民一直以來並沒有接受一個事實:他們的命運和這片森林早已綁在一起。這是誰的悲哀?

大批遊客途經阿龍山到漠河做中俄邊境體驗遊。但是,他們不在阿龍山停留。這是阿龍山的機會,它能否重新定位?比如,成為最接近大自然的休憩之地或驢友理想的目的地?獲得政策支持和外來投資是關鍵。而對於阿龍山人,最重要的是:開始行動,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。放任自己頹廢下去,空等奇蹟,有出路嗎?只有積極尋找與森林共繁榮的方法,他們才有可能保住家鄉。

 


文字:
影像:
內容統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