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外OFF-SITE:盼人們的目光,駐足尚未被理解的城市一隅

建國高架橋一旁,奔疾的車流從未止息,八德市場攤商們在陰雨的午後略帶倦意,市場內散落的物品與「橋洞」的展品共存,如一道日常風景。FLAT43走入場外OFF-SITE約三坪的小小工作室,創始成員Jamie與秉汎對我們緩緩道出場外成立十年來,團隊如何自民生社區的畫廊發跡,至今轉變成為一場又一場獨特的城市實驗,並持續以最真誠的心,擁抱和不同藝術家們共同創作的每個時刻。

 

場外OFF-SITE」扎根於台北十年,三位創始成員都曾於海外求學、工作,各自有著不同領域的專長:鍾婕敏(Jamie)熱衷於藝術行政,與主修建築與設計的姜秉汎(餅乾)兩人現落腳台北;而先前在荷蘭鹿特丹從事設計與教職的Chester則是工業設計背景出身。成員雖然身處不同城市,場外的運營卻得利於時差,日以繼夜——當台北華燈初上,在鹿特丹的Chester便會接手工作。「常常一覺醒來,看到前一晚彼此討論的展覽走向,都會覺得寫得太誇張了,要大幅修改」秉汎笑說,團隊分工的日常,總不乏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時刻。

 

「場外」展室:請安心在此恣意生長

2011年,場外發跡於民生社區的畫廊咖啡廳「Café Showroom」,當時「場外」是其中一個獨立的展示空間之稱,空間剛成立時,核心目標是提供年輕藝術家一個相較沒有包袱,也可以觸及到不同群眾的展覽空間,可以展出平常在其他地方不一定會展的作品,或是階段性的創作發表。「回顧十年前的展覽環境,有機會洽談到合作的往往都是中生代的創作者,我們希望能提供同輩與年輕的藝術家能有一個自在發展的展覽環境。」Jamie如此回顧場外最初成立的景況。「我們希望它可以生長出去其它地方,做一些不限定在特定場所才能做的事,因此稱它為『場外』」Jamie、秉汎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對場外有不同於定點式的畫廊的期許。

定點式的畫廊時期間接培養了團隊敏銳且細膩的觀察能力。「我們似乎可以從年輕創作者對作品、人,與辦展的態度,推敲每個人未來發展可能的走向,同時也在這段期間尋獲了許多意氣相投的夥伴,」Jamie如此描繪畫廊對場外的影響。「有些藝術前輩甚至會帶新一代的創作者到店裡,鼓勵他們開一間像這樣的店」,秉汎回憶道,年輕創作者也相對於以往更積極主動參與藝文展演。

 

「創作者們一夕長大,也是我們該向前的時候了。」

2018年,場外於民生社區的實體空間正式宣告熄燈,轉為以游擊的姿態,挑選成員們覺得有趣的場所舉辦展覽,或是和不同的單位有更多合作。「轉瞬間,許多同輩的創作者都一夕長大、成熟,逐漸換到更大間的畫廊展覽,而我們也不再年輕,突然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立場看待我們正在做的事。」當時秉汎和婕敏不斷思索場外該如何不受地域之限,轉型為更有彈性的工作型態。如今回想起這段找尋團隊定位的時期,許多成長的脈絡似乎都因為成員共有的海外求學經歷,而有跡可循。

秉汎在挪威的求學經驗其實為場外的定型埋下了許多伏筆。和一般建築系的訓練不同,挪威建築系的課程常要求學生藉由Workshop來展現自己對一座城市的印象,通常由導師領導七至八人到一個陌生的國家、給定一週時間,選定一地,以攝影、表演等形式來表達一座城市有趣或奇怪的特色。「延續這個想法,我們在台灣嘗試在舊空軍總司令部(現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-LAB)舉辦類似的工作坊,結果卻不斷被警衛趕走,後來只好移到正義國宅舉辦」秉汎苦笑著說。而終於在2016、2017年,這種實驗性質的工作坊總算如期和草率季一同舉辦,吸引了很多建築背景的參與者。

除了工作坊,2018年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 Floating University Berlin 也對場外有著深遠的啟發。在柏林一處廢棄且受污染的的水窪區域,Raumlabor建築師團隊將其打造成一座濱水結構的建築,人類與各種生物得以在此共生、棲息,吸引了25所大學前來在進行建築教育課程。2021年場外也邀請到Raumlabor團隊成員來台交流,「Raumlabor給我們的靈感是,多注視身處的環境,往往會發現很多有趣之處」,秉汎嚮往的說著。自此,「我們不再只是想要呈現作品本身而已,而是期待透過作品,使人們關注自身與周遭環境的交流過程」,場外於是乘著這樣的心意再度向前。

 

  

建國高架橋一旁,奔疾的車流從未止息。
建國高架橋下的八德路
場外創始成員秉汎訴說著展場燈箱的意涵。
場外創始成員Jamie
八德市場一角。
2021年橋洞展期合作藝術家(鍾想想)的作品(溫室)。
2021年橋洞展期合作藝術家(李世焄)的作品(手製橡膠手套)。
市場內散落的物品與橋洞的展品共存。
八德市場內的光影與老舊管線交疊。


創意生成的實驗過程

 「一般美術館、博物館呈現的往往是一件作品的最終成果,我們想讓創作的過程本身即是一場展演」,訴說著團隊的考量,「且策展對環境帶來的破壞性小,又能親近大眾」,因此,策展便成為場外日前在城市進行探索與介入的方式。2018年,場外透過「超級市場 SuperMarket」,邀請大家關注傳統市場的生態與式微,以及藝術品交易場所的氾濫;2021年,藉由「橋洞Bridge Hole」,團隊轉述出建國高架橋下獨有的日常生活樣貌。然而不論是哪一場展覽,場外並無抱持要改變任何一地的期許,為的只是讓人們的目光,駐足在尚未被理解的城市一隅。「與其說是展演,不如說是一場又一場創意生成的實驗過程。」場外為自己下了這樣一道註解。

自從場外轉型至公共空間策展,如何將藝術轉述為大眾容易理解的語言,以及和在地居民溝通、建立關係,常常是Jamie費心的地方。從陌生人,到理解彼此身上也有相像的地方,都是他們逐步在努力的事情,而這些過程也是場外享受創作的一部分。

 

共同創作的歷程,是眼中唯一所見。

未來,場外要往哪裡去?歷經十年轉變,場外最珍視的,仍是和一群人共同創作的過程。「當未來仍是未知,擁有一群可以商量的夥伴,重視彼此正在做的事情,其實是最有價值的事」Jamie與秉汎一致同意的說著。

現在的場外,是個每到週四,許多創作者便會湧上門來分享創作日常的地方,一群人只因為喜歡創作而緊密的連結著。「我們認為這也會進一步影響創作環境,當有人支持你,你就會更不畏懼去創造新的、尚未定型的東西。」望向未來,「路還很長,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察覺所做的東西的價值,而身邊的人們,已足以是場外持續前進的理由。」

 

場外的三坪小型工作室,同時也是美甲展區。
2021年橋洞展期合作藝術家(法咪咪FAMEMEx顏社春艷)的音樂作品(Charlie的叭叭洗澎澎)。
與場外合作的藝術家作品 / 建國高架橋下灰冷的鐵皮圍欄。

文字:
影像: